关于举办2022年四川省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的通知
一、大赛宗旨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积淀。随着饮茶之风的兴起,尤其是国际茶日设立以来,发扬和传承茶文化成为21世纪的新风尚。在践行“三茶统筹”发展中,茶文化作为重要的软实力,是讲好中国茶文化故事的重要抓手。
举办四川省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不仅对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茶文化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展示大学生对传统茶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引导茶艺向科学、健康、有序方向发展。通过茶艺大赛平台保护、传承、弘扬传统四川茶艺技艺,不断提高茶叶行业茶艺技能人才综合能力,对培养选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大赛名称
四川省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
三、大赛时间
2022年10月14日下午14:30—17:30报到(宜宾学院临港校区),晚上19:00—20:00召开赛事说明会,10月15日—10月17日正式比赛,10月17日大赛结束后,各参赛队可启程返回。
四、大赛地点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大学路三段5号宜宾学院。
五、主办、承办、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宜宾学院
协办单位: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四川省茶叶学会、四川省茶文化协会、四川省茶业协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宜宾市茶商会、宜宾市新闻网、天下茶友网。
六、大赛组织机构
(一)大赛组委会
主任委员:陈朝先 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蔡乐才 宜宾学院党委书记
副主任委员:宋亚兰 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
委 员:鲁 飞 宜宾学院党委副书记
(二)大赛执委会
主任委员:朱文优 宜宾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负责工作)
副主任委员:高 波 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
赵先明 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部长
周志凌 宜宾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颜泽文 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三)竞赛执委会办公室
主 任:黄 彤 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党总支副书记
副主任:杜敏通 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李 伟 宜宾学院茶学教研室主任
秘 书:任 燕 宜宾学院茶学教研室
七、大赛主题
传承川茶文化,创新品饮技艺
八、参赛对象、人数和要求
参加对象:2022年在籍的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性别、年龄、专业不限。
人数限定:本次大赛为个人赛,以院校为单位组织参赛,每校推荐参赛人数不超过3人,每名选手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并需确定一名联系人,负责大赛联络等相关事宜。
各院校必须使用四川省本科高校学科竞赛平台(网址:http://scsbk.ycfuture.cn/sub)进行报名,首次使用需先注册。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9月20日23:59。
报名成功后原则上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如选手因故无法参加比赛,经所在院校出具书面说明,并经大赛组委会同意后方可更换,报名截止后不得更换选手。请各院校根据要求,做好参赛选手的资格审查工作。大赛执委会负责参赛选手最终的资格审查,经审查发现弄虚作假者,将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九、大赛项目、内容及要求
大赛分为茶艺理论考试、品川茶竞技和创新茶艺竞技3个环节。若最终总分相同则按创新茶艺竞技分数高低来评定。
总分为100分:茶艺理论考试20%+品川茶竞技30% +创新茶艺竞技50%。
(一)茶艺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
所有参赛选手均须参加茶艺理论考试。考试内容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三级)要求,包括茶叶基础知识和茶文化相关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题采用选择题(60%)、判断题(40%)。
参考资料如下:
[1] 江用文,童启庆. 《茶艺师培训教教材》. 金盾出版社, 2019.
[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茶艺师:初级技能 中级技能 高级技能》.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茶艺师:基础知识》.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二)品川茶竞技(占总成绩的30%)
供选择的主要茶类包括绿茶类(天府龙芽、蒙顶甘露、竹叶青、峨眉雪芽、米仓山茶)、红茶类(川红工夫)、黄茶类(蒙顶黄芽)、花茶类(碧潭飘雪)、黑茶类(雅安藏茶)等。每名选手现场抽签确定一款茶叶进行冲泡和介绍,建议介绍内容包含所选茶叶产地、文化、品质特征、冲泡方式、品饮价值等。器具及茶叶均由组委会提供,参赛服装自备。比赛时长8-10分钟。评分细则见附件1。
(三)创新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50%)
所有参赛选手表演的创新茶艺竞技作品,应是自主创作的一套具自主知识产权的茶艺作品。包括主题立意、茶席设计、动作编排、解说词、音乐、背景等要素。参赛作品涉及的茶叶、茶具、桌布、背景、音乐、服装等均由选手赛前自备。参赛选手报到时需提交200字左右的作品简介给组委会。
布台时间 5 分钟(不计入比赛时间),比赛时间10-15分钟。评分细则见附件2。
十、评分方式
评分原则:坚持公平、公开、公正。
评分依据:根据茶艺技能大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评分程序:由大赛技术评判委员会组织成绩评定,评分完成后,由大赛组委会公布评分结果。
考核说明: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参赛,迟到10分钟视为弃权;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完成茶艺展示,超时扣分。
十一、奖项设置
赛项设立个人奖,以参赛总人数为基数,一、二、三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其中同一院校获一等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一等奖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十二、其他事项
1、参赛作品导向正确,主题突出,构思新颖、创意鲜活,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符合民族传统文化、公共道德规范等要求。
2、参赛作品均以原创性为主要标准,坚决杜绝抄袭,如被证实发生侵权行为,组委会有权取消已颁发的该队奖项,并不承担由此引发的任何连带责任。
3、比赛期间,食宿由组委会统一安排,交通费和住宿费由参赛院校自理,各代表队必须为每位参赛选手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4、各参赛队伍务必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报道前须统一佩戴口罩并出示“健康绿码”,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
5、如有与大赛相关活动方面的咨询可与组委会联系。
6、如因不可控因素影响,导致赛事延期举行,时间另行通知。
7、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8、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十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伟18328384167 陆安霞19881235330
大赛教师交流QQ群:957797782(限教师)
大赛学生交流QQ群:624578155
联系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大学路三段5号宜宾学院
四川省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组委会
(宜宾学院代章)
二零二二年七月一日
已报名人数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