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通信全网建设技术竞赛章程
一、 总 则
第一条 赛事目的和主题
为了带动地方本科相关专业开展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我省高等学校信息通信相关专业建设,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对信息通信网络设计、部署及优化的综合能力和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能力,选拔5G移动通信网建设技术型人才和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人才,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成都理工大学联合四川省通信学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深圳市艾优威科技有限公司、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天翼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承办2022(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通信全网建设技术竞赛。
第二条 竞赛定位
本次竞赛为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的2022年省级本科高校大学生竞赛(见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2年省级本科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的通知》)。
二、 组织与管理
第三条 组织机构
(一) 主办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二) 承办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通信学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三) 协办单位:深圳市艾优威科技有限公司、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天翼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第四条 竞赛组委会和执委会
(一) 竞赛组委会
主 任 委员:陈朝先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副主任委员:罗亦凡 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
曾 英 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卢 晏 天翼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孵化服务部主任
冯正勇 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冯元宝 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校园部副总经理
任 彬 四川省通信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秘书长
李长松 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
李英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院长
李 强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吴岳涛 深圳市艾优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邹喜华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宋荣彩 成都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罗正华 成都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
柳 建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系主任
徐敏捷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凌 翔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
蒋 林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副院长
雷 霞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
熊兴中 四川轻化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二) 竞赛执委会
主任委员:曾国强 成都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
副主任委员:高 波 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
蒋 刚 成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丁 鹏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方案总监
王 丹 成都工业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
王 尧 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校园部高校运营总监
王维博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助理
邓彦松 西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主任
申志平 天翼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监
许 克 深圳市艾优威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刘 刚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
李会容 攀枝花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信息教研室主任
李 琳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区域总监
苏 赋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陈明举 四川轻化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林异株 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赵 晨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西南区域经理
张 雷 成都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胡荣春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周 玲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钟明全 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实验室负责人
贾 勇 成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
高 阳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郭 奕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
唐 泉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主任
钱 宇 西南交大希望学院
梅芳芳 四川工商学院
曾 琦 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谭 毅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
(三) 竞赛办公室
主 任:高 嵩 成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主任
副主任:杜敏通 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第五条 竞赛执委会职责
竞赛执委会是竞赛的统一组织协调机构,负责竞赛的组织、宣传、命题、比赛、裁判、监督等工作。
执委会下设宣传组、保障组、命题组、裁判组、监督组,人员由执委会委员以及参赛单位推荐的专家构成。
(一) 宣传组
宣传组主要负责比赛的新闻报道、媒体采访等,扩大整个比赛在每个阶段的影响力,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影响。
(二) 保障组
保障组主要负责整个大赛的后勤保障工作,如场地、供电、网络、硬件、会议资料、比赛现场及裁判员用餐、住宿等工作。
(三) 命题组
负责设计竞赛题目等。
(四) 裁判组
负责竞赛的裁判工作。
(五) 监督组
负责竞赛过程的监督。
第六条 承办单位职责
(一) 负责拟订竞赛的具体方案;
(二) 负责竞赛整体活动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
(三) 负责具体工作机构的建立及各组工作职责的指定;
(四) 负责审定各组工作预案;
(五) 负责处理和协调竞赛期间突发事件,确保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六) 负责起草、设计竞赛的各类图片、音像等宣传稿件资料等;
(七) 负责竞赛各种证件的设计、制作、管理和发放;
(八) 负责竞赛日常事务的组织、协调、记录;
(九) 负责竞赛有关文件的整理并归档,交于组委会备份;
(十) 完成竞赛组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 竞赛内容、形式与规则
第七条 竞赛形式
本次竞赛采用决赛制,设置5G组网设计和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两个赛道,独立竞技、独立评审。
赛道一:5G组网设计。参赛队伍由1名学生和1名指导教师组成。由各参赛单位于比赛日自行组织参赛队伍参加竞赛组委会统一举行的全省主赛场+分赛场5G组网设计线上比赛,竞赛执委会组织裁判组根据成绩判定比赛结果,经审核后提交至竞赛组委会审定并发布获奖结果。决赛时间为2022年10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赛道二: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参赛队伍由2-3名学生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所有报名的参赛队伍于2022年9月15日(含9月15日)前按照竞赛执委会的要求(另行通知)提交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作品,并委托中国电信第四届5G+天翼物联开发者大赛主办方评审,评审结果最后提交至竞赛组委会审定并发布获奖结果。
第八条 竞赛内容
本次竞赛设5G组网设计和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两部分内容。
(一) 5G组网设计,包括:① 5G网络规划部署与优化。以不同场景商用级5G网络为实例,以5G网络规划计算、选址设计、设备部署、参数配置、测试优化为主要任务,考察选手对5G网络整体架构与配置细节、5G新技术的了解掌握程度。 ② 5G网络故障排除。以商用5G为实例,以5G全网故障定位、分析、处理、验证、优化为主要任务,考察选手对5G全网网络架构、业务逻辑的了解掌握程度。
(二) 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请参赛团队基于中国电信天翼智能物联网开放平台(AIoT)【简称天翼物联网平台】,基于实际应用场景需求,自行设计开发一款物联网产品,鼓励使用平台的“翼能单品智能化服务(原在线开发能力)”、“物模型”、“端到端安全”、“数据存储与分析”等能力,产品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行业领域不限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园区、城市管理、应急联动、公共安全等)、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智慧养老、交通物流、车联网、智能家居、消费电子、能耗监管等。
第九条 报名方式与参赛人员
(一) 各参赛队伍通过四川省本科高校学科竞赛管理平台(网址:http://scsbk.ycfuture.cn/)报名,报名时间为2022年7月23日~8月25日24:00时止。
(二) 各高校须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各参赛单位设领队1名,负责报名及比赛期间的联络工作。
(三) 5G组网设计的参赛队伍由1名学生和1名指导教师组成,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的参赛队伍由2-3名学生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每个指导教师在每个赛道指导队伍的数量不超过10支(含10支)。参赛学生须为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参赛时须出示本人工作证、学生证和身份证,以核实身份)。
(四) 报名截止后原则上不得更换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和第一排位,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须相关人员出具书面说明并签字(手印),提交竞赛执委会获批后方可更换。
(五) 本次竞赛不向参赛单位和个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条 赛事流程
赛道一:5G组网设计
(一) 命题组负责赛题和评分标准的编制工作,建立并维护试题库。裁判组负责竞赛试题抽选和结果评判。监督组负责命题和评判过程的监督。有关专家和裁判应严守大赛纪律,不得私自透露赛题非公开部分的内容和比赛结果。
(二) 竞赛执委会在竞赛前举行赛前线上说明会,对竞赛题型、结构、考点、评分、注意事项等进行说明和答疑,并通过大赛竞技平台推送两套比赛样题。正式赛题属于非公开部分,竞赛试卷于比赛当天,经试题库随机排序后,由裁判组裁判长指定相关人员抽取。
(三) 竞赛时间共计240分钟,竞赛任务的时间分配由各参赛队自行安排,各参赛队伍须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比赛任务。竞赛规则由竞赛执委会在赛前另行具文通知。
(四) 比赛结束后由裁判组对各参赛队的竞赛任务逐项评分并进行成绩录入,经裁判长核准后上交竞赛执委会审核。
赛道二: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
(一) 参赛队伍报名后申请相应的中国电信物联网开发资源。
(二) 然后利用中国电信提供的学习资源,使用天翼物联网平台(网址:www.ctwing.cn)开发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并提交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作品(提交方式另行通知)。
(三) 竞赛执委会组织专家对提交的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作品评审,给出成绩,提交竞赛执委会。
最后,竞赛执委会审核两个赛道的比赛成绩和排名、获奖结果,由竞赛组委会核准后公布。
第十一条 竞赛评分标准
本次竞赛的每个赛道均按百分制独立计算成绩,赛道一“5G组网设计”满分100分,赛道二“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满分110分(含加分项10分)。具体评分项目和分值详见下表。
表1 四川省大学生通信全网建设技术竞赛评分标准——5G组网设计
分项目
|
评分细则
|
分值
|
5G网络规划部署与优化(40%)
|
5G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容量计算
|
10
|
5G站点选址规划
|
4
|
5G设备配置、数据配置
|
8
|
基础网络优化
|
10
|
5G新技术配置与优化
|
8
|
5G网络故障排除(60%)
|
无线接入网故障排除
|
20
|
数据通信网络故障排除
|
8
|
传输网故障排除
|
12
|
核心网业务故障排除
|
15
|
手机终端故障排除
|
5
|
扣分项
|
违纪扣分
|
扣分规则赛前发布
|
总 计
|
100
|
表2 四川省大学生通信全网建设技术竞赛评分标准——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
考察项
|
考察点
|
分值
|
作品功能及应用价值
|
1.需求分析明确,功能描述清晰,应用价值阐述合理,且属于团队自主创作
|
20
|
2.设计方案陈述完整,参赛团队能准确、清晰地在规定时间内回答评委提问
|
20
|
作品创新与独创性
|
3.创意具有独创性,且创新点剖析清楚
|
15
|
4.方案实现方法有精妙性
|
15
|
作品技术方案
|
5.使用“翼能单品智能化(原在线开发)”服务完成设备接入天翼物联网平台,并在“应用可视化开发”服务中完成应用搭建。
1)使用翼能单品智能化服务,完成设备物模型定义(5分)
2)使用天翼智能APP,配置完成天翼智能APP对设备监控(10分)
3)使用应用可视化开发服务,完成web或移动可视化应用开发,并实现设备与应用的数据源配置及交互(15分)
4)使用翼能单品智能化服务,完成两个设备之间联动,并能在天翼智能APP中展示联动效果,或使用应用可视化开发服务,完成业务逻辑编排,并在应用开发中进行调用(此项目为加分项,10分)
|
30
|
总 计
|
110
|
第十二条 竞赛平台
(一) 5G组网设计部分:采用深圳市艾优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IUV)提供的5G全网建设与优化仿真系统。该系统紧跟商用网络发展趋势,以当前最新的5G SA与NSA网络为知识体系,从无线、核心网、IP承载网、光传输网等多个维度分层次设计课程内容,全方位诠释了SA与NSA网络中NR、5GC、NR-EUTRAN双连接、CRAN等基础原理,系统化呈现了CA、Massive MIMO、网络切片、MIMO等关键技术,帮助教师、学生全面了解及熟练掌握5G理论及实际网络应用知识。竞赛执委会在报名结束后,下发竞赛平台的账号密码供参赛队伍学习和训练。
(二) 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部分:采用中国电信天翼智能物联网开放平台(AIoT)进行产品方案的设计,开发资源和提交作品的要求详见附件一。此赛题旨在引导更多的师生深入了解、学习、体验、掌握AIoT平台,挖掘优秀创意作品,进行孵化培育和投资、市场合作,同时发现优秀创新人才,促进人才成长,为公司人力资源做储备。使用AIoT平台开发的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参赛队伍。
四、 评奖工作
第十三条 奖项设置
竞赛设一、二、三等奖,以两个赛道的实际参赛队伍数(非报名参赛队伍数)为基数,获奖比例分别为实际参赛队伍总数的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获奖队伍颁发获奖证书,一等奖参赛队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参加此次竞赛并提交物联网创新应用作品的队伍,即同步参加了第四届中国电信5G+天翼物联开发者大赛(高校赛道)的赛事,有机会获得中国电信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邀请激励奖、额外获奖奖励和证书,以及天翼物联公司提供的实习、就业绿色通道。详情请见www.tianyiiot.com/dev。
第十四条 竞赛纪律
禁止各参赛队、参赛人员、指导老师、高校等弄虚作假。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竞赛章程的行为,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及相关奖项,并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五、 其他事项
第十五条 疫情防控
参加本次竞赛的参赛队伍和教师及相关人员,须遵守承办单位所属地在比赛时期的疫情防控政策和承办单位的具体防控措施。
第十六条 章程解释权
本章程的解释权归2022年(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通信全网建设技术竞赛组委会。
第十七条 联系方式
赛事组织:高 嵩,13981786464;
赛事报名:杨廷昭,13689042701;
技术平台:许 克,13260868764(5G组网设计);
赵 晨,13388169880(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
四川省大学生通信全网建设技术竞赛组委会
2022年7月21日
附件一: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参赛指南
(一) 提交的作品要求
包含作品方案介绍(PPT格式)、作品的演示视频或DEMO。
PPT方案材料需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顺序根据方案内容自行调整:
1)参赛团队介绍
2)项目背景及市场需求分析
3)产品方案及创新性
4)技术方案(含使用天翼物联网平台情况及解决问题,可列关键要点或附平台截图)
5)产品方案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6)商业模式(如有)等
(二) 天翼物联网平台使用指导
中国电信天翼智能物联网开放平台(AIoT),可为用户提供全连接管理、5G定制网运营管理、设备管理、通用组件、应用组件、能力组件等服务,也可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轻量版、标准版、定制版服务,帮助解决海量终端接入、应用开发难、运维成本高等痛点问题。天翼物联网CTWing门户网站(www.ctwing.cn)是天翼物联网平台的统一开放入口。
注册、登录AIoT平台,开通使能套件后,可使用平台功能和开发环境。
开发者向导:https://www.ctwing.cn/czlks/11#see
(1)使用翼能单品智能化服务接入平台:https://www.ctwing.cn/zxkf/150
(2)快速入门:https://www.ctwing.cn/ksrm/22#see
(3)物模型:https://www.ctwing.cn/sbgl/539#see
(4)端到端安全:https://www.ctwing.cn/xgcp/204#see
(5)数据存储及分析:https://www.ctwing.cn/gzdwfzgj/232#see
(三) 中国电信物联网开发套件使用指导
开发套件是帮助物联网终端开发者快速接入天翼物联网平台的开源嵌入式开发工具组合,每个系列都包含硬件开发板、样例软件和开发指南。开发者既可根据样例程序快速体验和验证天翼物联网平台终端接入过程,也可根据自身行业应用场景进行二次开发,适用于终端接入平台的快速验证。大赛期间提供NB-IoT、WiFi两种制式终端。
参赛者收到套件后,须对物联网卡进行实名认证后,方可激活使用。赛事结束后,中国电信将会对物联网卡进行统一拆机。
参考链接及下载:开发指南、硬件手册、使用手册、样例程序、开发工具下载及文档查询地址: https://www.ctwing.cn/zdkftj/537
物联网开发套件的申请,请向本校领队老师索取。每个参赛团队限申请1块,先到先得。申请团队在收到开发套件后,请将以下信息反馈至领队老师。
开发板申请登记信息反馈
NO
|
IMEI(模组设备号)
|
ICCID(卡号)
|
天翼物联网平台注册账号
(www.ctwing.cn)
|
申请姓名
|
联系方式
|
身份证
|
1
|
|
|
|
|
|
|
2
|
|
|
|
|
|
|
(四) 技术支撑
配套的技术开发指导文档、资源申请及使用文档,详见网盘(https://pan.baidu.com/s/1GyhJxH55BD2yPPyoMR4cIA,提取码: gi5h)
请加入中国电信天翼物联技术支撑QQ群728636025,具体支撑人员如下:
天翼物联网平台开发支撑---王将,梁文杰,葛群,徐宏飞,刘宁勇
开发套件支撑---廖剑峰